close
◎電影劇本就是用畫面講述的故事。…關於一個人或幾個人,在一個地方或幾個地方,去做他 / 她的「事情」。所有的電影劇本都在執行這一個基本前提。(23)
◎電影是把基本故事骨幹加以戲劇化的媒介,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樣,它有一個明確的開端、中段和結尾。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開端(beginning) 中段(middle) 結尾(end)
│ │
│ │
A────○───────○─────────Z
│ │
佈局 (setup) 抗衡 (confrontation) 結 局(resolution)
◎在第一幕結尾處要有一個轉折點 ( ○:polt point )。轉折點就是一個事變或事件,它勾住故事,並把它引至另一方向。(25)
◎第二幕…之所以被稱為電影劇本的抗衡部分,是因為一切戲劇的基礎是衝突,當你確定了劇中人物的需求,…你就可以為這個需求設置阻礙,這樣就產生了衝突。(25)
◎戲劇性的結構可以界定為:一系列相互關聯的事情、插曲或事件做現狀安排,最後導致一個戲劇性的結尾。(26)
◎電影劇本恰似一個名詞--
關於一個人或幾個人,在一個地方或幾個地方,去做他 / 她的「事情」。這個人就是主要人物,而他 / 她做的「事情」就是動作 ( action )。當我們談論一部電影的主要題材時,其實我們談的就是動作和人物。動作就是發生了什麼事;而人物就是誰碰到這些事情。(33)
◎編劇在決定如何把故事戲劇化時,就是反覆進行選擇和實踐責任。…每個創造性的決定都來自選擇,而不是出於必然。(34)
Q:電影劇本的主要題材是什麼?
主要題材
|
┏━━━━━━━━━┓
動 作 人 物
| |
┏━━━┓ ┏━━━━━┓
生理的 情感的 確定其需求 行為即是人物
◎要確定你的人物的需求,…劇中人物的需求給你的故事提供目標、目的和結尾。…衝突、掙扎、克服阻礙,這就是一切戲劇的基本成分,…編劇的責任就是創造足夠的衝突。(39)
Q:如何刻劃人物性格?
◎首先確定你的主要人物,然後把他 / 她生活的內容分成兩個基本範疇:內在的生活與外在的生活。內在的生活指的是從人物出生到影片開始這一段時間內發生的,這是形成人物性格的過程。外在的生活則是指人物從影片開始到故事的結局這一段時間內發生的,這是揭露人物性格的過程。(46)
◎要從內在生活開始,…只要你經由人物小傳確立了人物的內在的生活,你就可以進入人物的外在的部分了。(46-47)
Q:怎樣把你的人物呈現在紙上呢?
◎首先,要分別處理他們生活的各個部分。你 必須通過人物與其他人或事的關係來創造人物。所有的戲劇性人物都在三個方面相互作用:
(47-48)
◎怎樣使你的人物顯的真實而又立體多面呢?首先,把你人物的生活分為三個基本組成部分——職業的(Professional)生活部分,個人的(Personal)生活部分,私生活(Private)的部分。(48)
◎如果你能確定並挖掘主要人物與他生活中的其他人物的關係,那你就是在創造人物性格和觀點了。而這正是塑造人物的起點。(48)
人 物
━━━━━━━━━
(從出生到影片開始) ┃ (從影片開始直到結束)
┃
內在的…………………………外在的
━━━ ━━━
┃ ┃
形成 ┃ 人物 呈現┃ 人物
━━━━━━ ━━━━━━━━━
┃ 人物小傳 ┃ ┃確 定 行為即 ┃
┃其要求 是人物 ┃◎要從內在生活開始,…只要你經由人物小傳確立了人物的內在的生活,你就可以進入人物的外在的部分了。(46-47)
Q:怎樣把你的人物呈現在紙上呢?
◎首先,要分別處理他們生活的各個部分。你 必須通過人物與其他人或事的關係來創造人物。所有的戲劇性人物都在三個方面相互作用:
1)在達成他們的戲劇性需求的過程中所經歷的衝突。
2)他們與其他人物間的互動。
2)他們與其他人物間的互動。
3)他們與內在的自我互動。
◎怎樣使你的人物顯的真實而又立體多面呢?首先,把你人物的生活分為三個基本組成部分——職業的(Professional)生活部分,個人的(Personal)生活部分,私生活(Private)的部分。(48)
◎如果你能確定並挖掘主要人物與他生活中的其他人物的關係,那你就是在創造人物性格和觀點了。而這正是塑造人物的起點。(48)
◎一旦你確定了人物的需求,你就能夠對這些需求設置障礙,戲劇就是衝突。你必須弄清楚你的人物需求,然後才能對需求設置障礙。此舉賦予你的故事一種戲劇張力(dramatic tension)。(49)
人 物
━━━━
┃
┏━━━━━━━━━┓
內在的─形成人物 外在的─揭露人物
┃ ┃
人物小傳 ┏━━━━━━┓
確定其需求 行為即人物
┃
┏━━━━━┳━━━━━━━┓
職業的 個人的 私生活的
┃ ┃ ┃
工 作 婚姻狀況或社會關係 獨 處
◎人物的實質是行為。你的人物實際上是他所做所為。電影是一種視覺媒介,編劇的任務就是選擇一個視覺形象或畫面,用影像化的方式使他的人物戲劇化。(50)
◎從創作人物小傳開始形塑你的人物,然後再通過他們的動作和合理的生理特徵,來揭露你的人物!行為就是人物!(51)
◎對話必須把你故事的情報或事實傳達給觀眾。它必須推動故事向前發展。它必須揭露人物,它必須展現人物之間和人物自我的衝突,以及人物的情感狀況和個性的獨特之處,…對話來自於人物。(51)
◎怎樣構成你的人物呢?…關鍵字是「過程」( process ),…首先,要創造人物的背景( context )。然後把內容注入其中。我們以一個空杯子為例,向杯子裏看,杯子裏是一個空間,這個空間裏盛著咖啡、茶、牛奶、水、熱巧克力、啤酒或其它液體。這些液體就是杯子的內容。這個杯子盛著咖啡。杯子裏盛咖啡的空間就是背景。(55)
◎人物小傳完成之後,就可以進入人物的外在生活部分了。你要從人物生活的職業的、個人的和私生活的因素分別加以考慮。(56)
◎把我們與他人有所區分開來的是觀點 ( point of view ) ——我們怎樣看待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人物就是觀點——也就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這是一種背景。…我們都具有某種觀點——要確認你的人物具有獨特且個人的觀點,你創造了背景,內容就隨之而來了。(57)
◎人物還是一種態度。這也是一種背景,是一種顯露人物意見的行動和情感的方式。…人物還是個性 ( personality )。…人物同時還是行為。人物的實質就是行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行為是動作。(58-59)
◎如果你的劇本寫到某個地方,不知道你的人物在這種情境下會怎麼做的話,那就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吧!看你在類似的情況下會怎麼辦,你本身就是最好的材料來源。(60)
◎人物還是所謂的展現 ( revelation )。…在故事進行中我們了解到人物的一些事情,…然後我們戲劇性地跟進到他必須適應的新狀況。…在劇情進展中,人物往往和觀眾同時瞭解了他在故事中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人物就和觀眾一起尋找那個支持戲劇動作的轉折點。(61)
◎行為即是人物!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是他的言談,決定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61)
◎處理電影劇本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先有某一種想法,然後去創造適合這種想法的人物。…另一種辦法是先創造一個人物,從人物身上在產生出需求、動作和故事。(67)
◎在創造人物時,必須條列人物的細節,這樣才能決定是否選用,…這種練習是建立在嚐試錯誤之上,我們要用那些有用的,而刪掉那些沒用的。(71)
◎我們是塑造一個人物,創造背景和內容,尋找一個即將出現的故事。創造出一個人物來,故事也會接著發生。(74)
◎電影劇本恰似一個名詞──關於一個人或幾個人,在一個地方或幾個地方,在做他(她)的“事情”。每個電影劇本都有一個主要題材。一個電影劇本的主要題材取決於動作和人物;所謂動作,也就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所謂人物,也就是誰遇到了這些事情。動作分兩種──生理的的動作和情感的動作,…我們透過戲劇性的需求討論了人物,把人物的概念分為兩部分──內在的和外在的,也就是你的人物從誕生到影片結束的生活。(85)
◎電影劇本結構的定義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事情、插曲或事件做線狀安排,最後導致一個戲劇性的結尾。(86)
◎電影劇本如何開場最好?先知道你的結尾!…結尾是你動手寫作之前必須弄清楚的第一件事。(86-87)
◎你的故事總要向前發展──它沿著一條途徑、一個方向、一條線,從開端發展到結尾。方向就是發展的軌跡,也就是一路會碰到各種事情的途徑。(87)
◎好的電影一定能解決問題--不論是怎麼解決的,用什麼方法解決。…結尾,我指的意思就是解決。(88-89)
◎當你在稿紙上寫下第一個字之前,你的腦海裡必定要有一個清晰的結尾,它是背景,可以使結尾恰到好處。(91)
◎「尾巴」並不是電影的結局;它只是簡要地說明戲劇性的觀點。(94)
◎人物的實質是行為。你的人物實際上是他所做所為。電影是一種視覺媒介,編劇的任務就是選擇一個視覺形象或畫面,用影像化的方式使他的人物戲劇化。(50)
◎從創作人物小傳開始形塑你的人物,然後再通過他們的動作和合理的生理特徵,來揭露你的人物!行為就是人物!(51)
◎對話必須把你故事的情報或事實傳達給觀眾。它必須推動故事向前發展。它必須揭露人物,它必須展現人物之間和人物自我的衝突,以及人物的情感狀況和個性的獨特之處,…對話來自於人物。(51)
◎怎樣構成你的人物呢?…關鍵字是「過程」( process ),…首先,要創造人物的背景( context )。然後把內容注入其中。我們以一個空杯子為例,向杯子裏看,杯子裏是一個空間,這個空間裏盛著咖啡、茶、牛奶、水、熱巧克力、啤酒或其它液體。這些液體就是杯子的內容。這個杯子盛著咖啡。杯子裏盛咖啡的空間就是背景。(55)
◎人物小傳完成之後,就可以進入人物的外在生活部分了。你要從人物生活的職業的、個人的和私生活的因素分別加以考慮。(56)
◎把我們與他人有所區分開來的是觀點 ( point of view ) ——我們怎樣看待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人物就是觀點——也就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這是一種背景。…我們都具有某種觀點——要確認你的人物具有獨特且個人的觀點,你創造了背景,內容就隨之而來了。(57)
◎人物還是一種態度。這也是一種背景,是一種顯露人物意見的行動和情感的方式。…人物還是個性 ( personality )。…人物同時還是行為。人物的實質就是行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行為是動作。(58-59)
◎如果你的劇本寫到某個地方,不知道你的人物在這種情境下會怎麼做的話,那就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吧!看你在類似的情況下會怎麼辦,你本身就是最好的材料來源。(60)
◎人物還是所謂的展現 ( revelation )。…在故事進行中我們了解到人物的一些事情,…然後我們戲劇性地跟進到他必須適應的新狀況。…在劇情進展中,人物往往和觀眾同時瞭解了他在故事中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人物就和觀眾一起尋找那個支持戲劇動作的轉折點。(61)
◎行為即是人物!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是他的言談,決定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61)
◎處理電影劇本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先有某一種想法,然後去創造適合這種想法的人物。…另一種辦法是先創造一個人物,從人物身上在產生出需求、動作和故事。(67)
◎在創造人物時,必須條列人物的細節,這樣才能決定是否選用,…這種練習是建立在嚐試錯誤之上,我們要用那些有用的,而刪掉那些沒用的。(71)
◎我們是塑造一個人物,創造背景和內容,尋找一個即將出現的故事。創造出一個人物來,故事也會接著發生。(74)
◎電影劇本恰似一個名詞──關於一個人或幾個人,在一個地方或幾個地方,在做他(她)的“事情”。每個電影劇本都有一個主要題材。一個電影劇本的主要題材取決於動作和人物;所謂動作,也就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所謂人物,也就是誰遇到了這些事情。動作分兩種──生理的的動作和情感的動作,…我們透過戲劇性的需求討論了人物,把人物的概念分為兩部分──內在的和外在的,也就是你的人物從誕生到影片結束的生活。(85)
◎電影劇本結構的定義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事情、插曲或事件做線狀安排,最後導致一個戲劇性的結尾。(86)
◎電影劇本如何開場最好?先知道你的結尾!…結尾是你動手寫作之前必須弄清楚的第一件事。(86-87)
◎你的故事總要向前發展──它沿著一條途徑、一個方向、一條線,從開端發展到結尾。方向就是發展的軌跡,也就是一路會碰到各種事情的途徑。(87)
◎好的電影一定能解決問題--不論是怎麼解決的,用什麼方法解決。…結尾,我指的意思就是解決。(88-89)
◎當你在稿紙上寫下第一個字之前,你的腦海裡必定要有一個清晰的結尾,它是背景,可以使結尾恰到好處。(91)
◎「尾巴」並不是電影的結局;它只是簡要地說明戲劇性的觀點。(94)
◎( 電影開端 ) 必須確立三件事:(1)你的主要人物是誰?(2)你的戲劇前提是什麼?--也就是故事講的是什麼?(3)你電影劇本中的戲劇情境是什麼?--也就是圍繞著你的故事的戲劇性環境是什麼?(98)
◎電影劇本中的所有事情都是相互關聯的,所以絕對必要從一開始就介紹你故事的構成要素。…讀者必須知道:誰是主要人物,故事的戲劇前提是什麼,也就是故事講的是什麼,以及戲劇性情境--也就是圍繞故事的環境--又是什麼。(103)
◎段落是用單一的想法把一系列的場面聯結在一起。(124)
◎在你動筆之前,你必須清楚每一幕結尾的轉折點。…每一轉折點都把你的故事向前推進,朝向結局而去。(142)
◎場面…發生事情的所在--某些特殊的事情發生了;它是一個動作的特殊單位--是你講故事的地方。…場面的目的是推動故事前進。(161)
◎「進行改編」指的是從一種媒介轉變成另一種媒介。改編可以界定為「通過改變或調整,使之更加合宜或適應」的能力--也就是把某些事情加以修飾,從而造成在結構、功能和形式上的改變,以便調整得更為適宜。(183)
◎電影劇本中的所有事情都是相互關聯的,所以絕對必要從一開始就介紹你故事的構成要素。…讀者必須知道:誰是主要人物,故事的戲劇前提是什麼,也就是故事講的是什麼,以及戲劇性情境--也就是圍繞故事的環境--又是什麼。(103)
◎段落是用單一的想法把一系列的場面聯結在一起。(124)
◎在你動筆之前,你必須清楚每一幕結尾的轉折點。…每一轉折點都把你的故事向前推進,朝向結局而去。(142)
◎場面…發生事情的所在--某些特殊的事情發生了;它是一個動作的特殊單位--是你講故事的地方。…場面的目的是推動故事前進。(161)
◎「進行改編」指的是從一種媒介轉變成另一種媒介。改編可以界定為「通過改變或調整,使之更加合宜或適應」的能力--也就是把某些事情加以修飾,從而造成在結構、功能和形式上的改變,以便調整得更為適宜。(183)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