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avid Griffith 

Griffith在電影史上有個響亮的光環:美國電影之父。他之所以被稱為「父」,是因為他創造了電影藝術,使電影擺脫了戲劇附庸的地位,從此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在 Griffith 以前,電影基本上是沿襲了戲劇藝術的美學範疇,一部電影雖然有很多場景,但每一個場景中攝影機的位置是不動的,看電影就像看無聲戲劇一樣。Griffith 縮小了影片的基本構成單位,即從場景中分出不同景別的鏡頭。這樣電影就具備了自由獨立的造型手段和藝術語言,具備了最大限度的時空轉換自由。

Griffith 同時也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無人可以否認他在電影史上的偉大貢獻,但因為他那強烈的種族歧視觀念,深植於他所導製的影片中,所以他一直是後世研究者無法下定論的人物。雖然他開創了新的電影語言而備受人們尊重,被視為曠世奇才,可是也因為他自視過高,想拍一部「照耀人類各時代的太陽劇」,但最後這部「太陽劇」卻使他負債累累,終身都在還這筆債。因此他的一生就像許多電影主角一樣,大起大落。下文就簡述他這位不平凡的人物,有怎樣不平凡的一生。

1875年1月22日,Griffith 出生於美國 Kentucky 的 La Grange小村莊裡,家裡排行老七,他的父親 Jacob Griffith 是南軍的上校 ( 另有一說是當醫生 ),也是一個信奉種族主義的人,後來因為南北戰爭的關係受到重傷,導致家中破產,使得 Griffith 的童年是在一種窮困的艱難環境中長大。 1885 年父親去世而遷往 Tennessee,母親在 Louisville 開了一家供人食宿的小宿舍,但生意慘淡不堪,Griffith 只好綴學去工作來貼補家用。

15歲那年,他在一家書店當店員,在那裡他接觸到了當時的詩人、演員,想藉此打入了文藝圈。他寫詩、寫劇本、當巡迴劇團的演員,但都未能引起注意。事實上,青年時代的 Griffith 一直與失敗為伍,寫了不少戲劇作品卻始終無人欣賞。他唯一賣出去的舞台劇本《愚人與女孩》( A Fool and a Girl ,以一千萬美元賣出 ) 在演出時也一敗塗地。他當演員也極不順利,凡是到哪個劇團,哪個劇團就倒閉,直到 30 初頭仍然窮困潦倒。

1908 ( 另有一說是1907年 ) 年,他進入了「傳記電影公司」( Biograph Studios ),在以《火車大劫案》( The Great Train Robbery ) 而聞名於世的導演 Edwin Porter 裡當電影演員,取藝名為 Lawrence Griffith,演出《鷹巢》 ( The Eagle’s Nest )。有一天,因一位導演不辭而別,公司臨時決定讓 Griffith 來試一試導演的工作,一生飽受失敗之苦的 Griffith 當時還和老闆說好,萬一拍砸了還繼續留他當演員,從此 Griffith 便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

1908 年 6 月,Griffith 導演了第一部影片《杜麗的冒險》( The Advanture of Dolly, 或譯《陶麗歷險記》),本片成績雖然平平,並非有特別的創意,但也足以讓他拿到每週 45 美元薪水加分紅。後來他以每星期兩部影片的速度拍片,到了1913年,他總共導演了 475 部十分鐘的短片,用遍了無聲電影的所有技巧。而且重要的是,他在傳奇電影公司當導演的第一年,就讓原本虧欠銀行 20 萬美元的公司財務狀況好轉起來。

Griffith 的電影,對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卻刻畫入微,這一點是其他電影工作者比不上的。除此之外,他也在電影技法中注入了感情,要求演員在表演時不要裝腔作勢,讓演員自由的表現劇中人物的心理反應。所以觀眾與影評人都讚揚 Griffith 影片裡的演員表演都很自然,很有真實感,並且因為 Griffith 的影片廣受大眾熱愛,觀眾和影評人都對傳記電影公司所出的影片都有正面的評價。 Griffith 的身價水漲船高,在1911年,公司給他每週 75 美元外加分紅的薪水,這在當時是相當高價碼的待遇。Griffith 也從這一年起放棄 Lawrence Griffith 的藝名而恢復本名,可見他對自己已經有足夠的自信心,知道自己已經不是當時那個作品老是乏人問津的失敗者了。

Griffith 拍片有一個特點,就是無節制的使用預算經費,因此常有過度超支的情形,這讓公司的老闆感到不悅。如1913年拍攝《Judith of California》的製作預算為一萬八千美元,這在當時已經是天文數字了,但影片拍攝完成後,卻花了超過三萬美元的經費。因此,在此片拍完後,公司老闆無意讓 Griffith 繼續拍片,等於是被打入冷宮,Griffith 於是有了另覓他處的打算。

1913年,Griffith決定加盟互惠影片發行公司 ( Mutual Distribution Company ),在其子公司 Reliance-Majestic 當獨立製片導演。當年12月3日,Griffith 在紐約明鏡報 ( New York Dramatic Mirror ) 上正式宣佈離開傳記電影公司,同時,他也鄭重聲明,他就是傳記電影公司所有成功賣座影片的導演。他如此做的主要理由是,從 1908 到 1913 年,他爲傳記電影公司工作的五年期間,幾乎全是匿名的。由於在傳記電影公司裡,Griffith 有培養一個劇組團隊,在一起合作多年,因此 Griffith 決定跳槽時,就帶著整個工作團隊一起跳槽。Griffith 和他的團隊離開後,傳記電影公司因此受到重挫,在1915年就宣佈解散,結束營業。 

1914年,Griffith 拍攝了他一生中最成功、最重要的作品《國家的誕生》( The Birth of Nation )。《國家的誕生》是以南北戰爭為背景的影片,是根據 Thomas Dixon 牧師描寫種族主義組織「三K黨」的一部小說《同族人》( The Clansman ) 改編的。本片共花了六個星期排演,九個星期拍攝,耗資11萬美元 ( 當時一般劇情片的製作費用也不過1萬美元 ),完成了全長 190 分鐘的鉅製,這對當時大部分仍在拍攝短片的製作環境而言,可說是前所未有的超級大製作。影片拍攝選用了大批外景,動用了大批群眾演員,拍攝了宏大的戰爭場面,完成後還有1500個鏡頭,分為12本,可以放映3個小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除了他本人的《忍無可忍》( Intolerance ),沒有人敢拍攝如此規模巨大的影片。

本片於1915年2月8日在洛杉磯古龍大戲院 ( Clune’s Auditorium ) 首映時,片名原本依原著小說叫做《同族人》,但小說作者Thomas Dixon 看完首映後大為感動,覺得原來的名字太平淡了,建議 Griffith 應該改名為國家的誕生,才能彰顯本片的偉大。這部電影在同年3月3日在紐約市正式上映,首輪上映共收入300萬美元。此片並史無前例的在紐約連續放映48週,每張票收取2美元,這是前所未有的高票價,此片因而成為當時收入最高的影片,短期間內就為公司賺回 1500 萬美元的龐大數字。

但影片放映後,引起最強烈的反應不是上面所說的巨製規模,而是影片中露骨的種族主義的民族偏見。影片講述南北戰爭期間黑人奴隸和白人「三K黨」間的鬥爭。但與歷史的潮流相反,Griffith 把黑人描寫成盲目的奴隸或者於愚昧的罪犯,專門從事搶劫、殺人、強姦這類勾當;對黑人的朋友北方共和黨則描寫為可恨的犯罪同謀人,而對於「三K黨」這個血腥的秘密警察的祖先卻描寫由誠實的美國公民組成爲保衛家園英勇作戰的軍隊。Griffith 這種極端的種族主義立場嚴重傷害了美國的黑人、有色人種以及北方新興資產階級的感情。所以影片上映後引起來強烈的抗議和反對,「國家有色人種促進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 ) 號召人們起來反抗這部「有計畫將一千萬美國人描寫成野獸」的影片。

面對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嚴厲譴責,Griffith 深感震驚。為此,他寫了一篇短文《美國言論自由的興衰》 ( The Rise and Fall of Free Speech in American ),指出那些批評他的人是侵犯了電影的自由,同時也表明了他人道主義的立場。後來,當原著作者 Dixon 的朋友 Woodrow Wilson當上了美國總統之後,這部影片才獲得了正面的評價,並以 2 美元的票價贏得了2000 萬美元的純利潤。但飽受批評的 Griffith,由於無法了解為何大家不能容忍他人不同的論說,心中便開始醞釀拍一部對人類「不容異說」行為的電影。

《國家的誕生》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使 Griffith 深感震驚,同時也另他躊躇滿志,他決心製作一部能像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那樣流芳百世的電影傑作,它的規模必須是空前的,主題是必須能啟迪後人的。為回答人們對他「種族偏見」的指責,新片應當是宣揚寬容、反對暴力的。為此他決定以《母與法》為核心,另拍三個隱喻性故事作陪襯,以此構成新片,片名就叫做《忍無可忍》( Intolerance,英文原意“不容異己”,大陸學者翻譯為「黨同伐異」)。

因為《國家的誕生》的成功,使得 Griffith 深信大手筆的投資是可行的,因此他的新片《忍無可忍》又花了大手筆的巨資來製作。他把《國家的誕生》中所得的 100 萬美元全部投入到這部影片,雇用了 18 個副導演,包括後來在好萊塢揚名立萬的 Allan Dwan、Christy Cabanne、Tod Browning 和 Eric Von Stroheim。請了 60 名主要演員外,還動用了 1萬8000名 臨時演員,並且製作了規模巨大的佈景,最為著名的就是「巴比倫的陷落」。Griffith 把攝影棚變成了一座城市,有上萬人在這座城市裡活動,為此,Griffith 每天需要支付1萬2000美元的工資。拍攝完成時,此片共花費了 14 個月的時間和將近 200 萬美元的製作經費 ( 這是當時一般劇情片的 40 倍 )。

原本對此片抱有高度期待的 Griffith,卻因為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合的關係 ( 第一次世界大戰加上人們又無法理解這種複雜的說教長片 ),使得《忍無可忍》在票房上慘敗,放映22週後下片,從此 Griffith 每下愈況,背負著巨債到終身。在《忍無可忍》之後,Griffith 跑去英國幫英政府拍反德宣傳片,但作品並不出色。從英國回到美國後,在1917 年到 1919 年間,Griffith 為派拉蒙公司導製5部影片,這些影片仍舊無特色,可以說 Griffith 的導演功力開始衰退。

1919年,Griffith 和 Chaplin 等幾個朋友成立聯合藝人公司 ( 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 ),並執導了影片《殘花》( Broken Blossoms ),這片是 Griffith《國家的誕生》之後唯一成功的影片,也是他最後一部賣座的電影。此片在18天之內拍攝完畢,其製作費是9萬美元,算是中等費用,而它卻賺了將近 100 萬美元,這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Griffith也被獲得「銀幕的莎士比亞」的封號。但這彷彿是迴光返照,自 1920 年代以後,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傳統的價值觀和社會態度有了轉變,而 Griffith 無法抓住這種轉變,導致他的影片不再受觀眾喜愛。也由於負債的關係,使得 Griffith 越來越考慮影片的利潤,不再有藝術價值的創新,作品往往平淡無奇,因此他在電影界的影響力逐漸減退。20 年代末期,失意他開始有了酗酒的習慣。

1930年,Griffith 嘗試拍了第一部有聲電影《林肯傳》( Abraham Lincoln ),此片獲得許多讚賞,並被選為 1930 年十大佳片。Griffith 因此重拾信心,深信只要再拍一部像樣的影片,便可以恢復他過去在影界崇高的地位。因此緊接著1931年 Griffith 向銀行貸款,拍攝了他的第二部有聲片,也是他的最後一部影片《鬥爭》( The Struggle )。此片的配音在當時的水準之上,也有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但影片內容不合觀眾的口味。這部影片在 1932 年 1 月發行,總共只放映一個星期就下片了,在第一天放映時,有些觀眾只看一半就離席了,影評人也對此片諸多嘲弄。在這之後,他渡過了 17 年沒有電影可拍的日子。

1935 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為他頒發特別獎。1948年,他已幾乎被人遺忘。同年7月22日,Griffith在自己隱居的一家旅館不慎摔倒,從此在也沒有爬起來。在他的葬禮上,只有四個人前來跟他告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nRun 的頭像
    RunRun

    RunRun Cinemas

    RunR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